top of page

DEEP

WHITE

CHAOS

  • Instagram - White Circle
  • White RSS Icon

Kefir and 学姐

  • Writer: Xiao Wu
    Xiao Wu
  • Jan 14, 2017
  • 2 min read

我养着一群Kefir grains。

理解起来,可以把Kefir类比酸奶,grains类比乳酸杆菌乳酸球菌双歧杆菌嗜热球菌etc。喂grains动物奶,一般放在室温下二十四小时,就可以得到发酵程度很高的Kefir。可以冷藏,到想喝掉或者用Kefir的时候把grains滤出来,用网用滤布都行,洗洗干净,再喂动物奶就可以了。

这是大约两年前一个老家乌克兰的同学给我的, 说是从他妈妈那里拿来的。这玩意会越长越多,种群繁衍嘛,多到他觉得喂养困难,又不舍得痛下杀手冲进下水道,于是到处找人领养。我这样一个对微观世界充满了好奇的家伙被成功诱捕,学了怎么做Kefir,怎么保持grains的健康,怎么判断grains是不是还活着,最后还学了进阶课程如何用Kefir制作cottage cheese。

这学期新搬家,和两个本科生室友。说到这里,觉得本科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毕业到现在也已经被杀猪刀砍了好几下,看着她俩还真是羡慕。在我两次投喂grains的时候,分别给两个美女室友讲了讲怪学姐在干嘛。收到的反应大约有点“啊呀这个真神,真够可以的,脑回路有点瓦特了”这种感觉。

我对比自己小一个代沟的群体的认知大部分来自我妹,小部分来自周围为数不多的本科生朋友和我大学时候带过的学生,剩余来自媒体信息。男生接触不多。把我这两个室友和我妹放在一起比较比较,我确实觉得她们有一些说话方式、行为上的共同点。当然我已经记不清我当年是什么样子了,也许和她们更接近,也许和我现在的样子更接近。所以有两种假设:

假设A: 行为和出生时间相关性大,和年龄相关性小;

假设B: 行为和出生时间相关性小,和年龄相关性大。

这种年龄的差距很有趣,颇有点culture crash的味道。保持现实中跟年轻人的接触应该是成为酷阿姨而非买菜大妈的不二法门。

Commentaire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