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DEEP

WHITE

CHAOS

  • Instagram - White Circle
  • White RSS Icon

Sensitivity

  • Writer: Xiao Wu
    Xiao Wu
  • Mar 23, 2017
  • 2 min read

前段时间嘴周长痘痘,小小的有白头的那样,苦恼了很久,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猜测过是吃辣,晚睡,喝水少,试了种种方法始终不见好。结果吧,有一天,听播客的时候听到Neely讲food sensitivity,灵光一现,想:不会是牙膏过敏吧。然后问题就解决了。

“过敏”这个词,我第一反应常常是诸如“小护士搞错病床青霉素过敏病人性命危急”这样的严重事件,遇事很少往过敏上想。但是,现在想来,世界上事物千千万,从概率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过敏原,有些表现的明显易于注意到,有些不仔细注意不到。这么一想,我就很想去做个过敏原测试。并且更加觉得基因决定一切。所有性状都源于某段基因序列,后天努力拗不过先天条件。这样的想法表面上显得挺悲观的。

再想下去,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来,未来社会就会变成类似Psycho-pass里描述的那样,基因检测结果会告诉你自己适合的职业一二三四,适合的食物一二三四,适合的运动形式一二三四,适合居住的地点一二三四…… 自由社会的话,也不会强行限制个人的选择,但是,如果知道自己在A上比B上更容易成功,在头脑上就形成了思维定势,正反馈一积累,就会更加印证基因检测结果推荐的准确性。个体反例也无法反驳基因检测结果推荐,这整一个就是不可证伪的。现在职业倾向测试被越来越多的应用着,招聘方拿结果来刷人,智能手环之类的身体状态监测数据被用在职业运动领域越来越多,数据参与决定这个运动员是不是该上场。市场上基因检测产品越来越多,科研发展也很快,最近新找到了好多性状相关基因序列。(不过还没有找到与性取向相关的基因,born-to-be论还需等待。)目前医学上改变胚胎重大疾病相关的基因,那么,人类社会距离操纵基因还有多远呢。

另外还想到psycho-sensitivity,俗称炸毛点,让自己心情不爽的事物。常见栗子:小孩哭声。

Commentaire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