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DEEP

WHITE

CHAOS

  • Instagram - White Circle
  • White RSS Icon

理想今年几岁

  • Writer: Xiao Wu
    Xiao Wu
  • Aug 11, 2017
  • 3 min read

这个月第一天早晨起来翻日历的时候想,啊,本以为漫长的暑假只剩一个月了。跟人说的时候又被嘲笑,你看,刨去12月和一半的11月,2017只剩三个半月了哦。

暑假最开始的那周末,Ueli Steck坠亡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我在RRG的帐篷里刚刚打算起床。事实上我并不了解他,只知道是速度纪录打破者,是挑战极限的攀登者。他不是我的偶像,不是我的精神领袖,甚至也算不上喜欢不喜欢的,但是,作为路人甲,我还是有些唏嘘的心情。他死于自己所热爱的,这又和乔布斯逝世不一样,乔布斯死的时候我也觉得惋惜,从此创造美的大师又少了一个。那么Ueli Steck呢,后来多看了一些关于他的东西,事迹、视频、文字,发觉他几乎carefree地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心生羡慕。有点可爱的娃娃脸,蓝眼睛笑起来真是漂亮。他大概脑补过很多次自己死亡的场景,所以事故发生的时候,他是想了“终于”,还是“且慢”呢。

RRG的蚊虫特别多,那次出去也没准备驱蚊水,被咬到,每天夜里被痒醒许多次,翻来覆去挠。

有一个周末去Seneca,那里常常能碰见向导。我说,当个向导也不错。同伴说,一点也不好,我们天天在格子里偶尔才出来爬一次,很珍惜,很快乐,向导天天天天就带人走一样的路线,爬一样的石头,早就腻了。我说,腻了可以换个地方吧。然后又想起来那些个国家公园的rangers,一做几十年,说不定还会死在公园里,也是真的热爱才能接受下来吧。

跟友人聊起生活里最重要的三件事,我想想说,work,climbing,第三件想半天想不起来。想起来很多琐碎的小事情,比如可以发呆的小时间,可以画画的午后,可以读书的长途旅程——总结起来,大概是“闲暇的小时光”。我确也没雄心大志,目前的理想就是找个工作能糊口,有周末,有年假。PhD念念,不在乎五年六年还是七年毕业。学期结束以来一直在思考,如果没有念这个研究生,我在哪儿,在做什么。关于机会成本的问题。当然要让我回去大学毕业时,我一样会这么选。要说最近的一个可以改换命运轨道的时刻,那就是高考完填志愿了。大概会换个专业,换个学校。然而这样想的时候并不是在后悔,而是感到想要另一种体验,过另一种人生。说到底大概是不尽如意,虽然好,但总想象可以更好。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回到选择的路口,现在真的会过的更好么?

另外最近对“工具”这个概念想了很多。语言是工具。没学好英语的话我大概也来不了这儿,过不了喜欢的日子。所以虽然当初准备考试非我所愿,但这个行为符合了我的长期理想,所以是必须要做的,是有益的。跟高中同学吃饭,聊聊发现,大家毕业后,要么去加州写代码了,要么在去加州写代码的路上。写代码的能力也是工具,有了它去哪都很方便,因为到处都有需求。所以这是个很方便的工具,接受面广,投资回报比是比较高的。想来统计学软件也是如此。学编程蛮无聊的,对我来说,尤其是刚开始啥也写不了只能学语法的阶段。但这个痛苦的过程也是有长期益处的,是最好去做的。

这样想之后,“理想”就不再是单纯的理想,里面包含了很多,甚至绝大部分是,非理想的组分。鱼和熊掌有时候必需舍掉一个,鱼和渔有时候最好咬咬牙选后者。那我当下日子里的不如意是不是为了将来的如意呢?

A girl never knows.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